在競賽中不斷得獎,卻成為創業障礙,怎麼辦?

有很多創業團隊,喜歡在簡報第一頁就列出洋洋灑灑的獲獎佳績。然而,創業團隊不斷參賽、連續獲獎就真的是好事嗎?其實,這些得獎光環雖然看來耀眼,但卻可能成為未來創新創業的障礙。筆者在輔導創業團隊時,看過不少得獎明星,但他們其實各有各的困境。

如果新創團隊沉迷於名次角逐,而不能沉澱自己、釐清問題,甚至參賽成癮,可能淪為「新創殭屍」。

畢竟,除了點子和技術之外,創業更重要的應該是找到可以長久穩定經營商業模式。

新技術也許可以一時吸睛,但後續的營運發展才是挑戰;如果新創團隊沉迷於名次角逐,而不能沉澱自己、釐清問題,甚至參賽成癮,反而容易陷入取暖心態,導致「You don’t know what you don’t know」(不知道自己問題所在)的學習困境,進而陷入停滯僵局。

以某教授實驗室出身的 A 團隊為例,技術吸睛引起話題,也在創業競賽履獲佳績,更得到不少資金挹注。這樣的際遇,讓年輕的 A 團隊以為自己很行,一定成功;由於太常得獎,他們甚至有一個人專職應付比賽。

但問題是,這個團隊做了很久,卻一直沒有賺錢;拿了一堆獎金,商業發展卻遲遲無法前進。因為市場痛點模糊,他們找不到可營利的商業模式,導致不斷改變市場定位及方向,甚至偏離核心技術;如果無法覺醒,很容易變成所謂「新創僵屍」:活也活不好、長也長不大、死也死不掉;看似風光,卻賺不到大錢。

這正是因為「You don’t know what you don’t know」。

創辦人必須靜心沈澱、釐清現況,才能找出競爭優勢與價值,建構策略規畫。

另一個新創團隊 B 也有類似情形。但相較於 A 團隊只在競賽中風光,B 團隊雖然積極參賽,但同時有市場闖蕩經驗、在與客戶交手的過程中嚐過挫敗,也因此抓到市場需求及痛點,能夠將業務深化或規模化。

只不過 B 團隊因為忙於參賽、找客戶,未能靜心沈澱、釐清現況,因而低估了產品的優勢與價值,陷入客製化的勞力輪迴。

雖然外界看來似乎風光,但私底下的苦處只有自己知道。B 團隊積極努力、幹勁十足,也四處拜訪名師,充滿新創精神;可惜缺乏策略計畫,得到的都是片段知識,難以累積自己的能量。幸好在接受業師輔導提點時,B 團隊創辦人能夠立即抓到重點、調整思維,持續穩定進步。

其實,這兩個團隊的年輕人都很有幹勁、也都積極經營人脈與資源,但不同的經驗與心態,造成了兩者在學習上的落差。

不斷摘取路邊的果子,又如何能順利走到終點?

創業的目的,原本就是發展解決市場痛點的產品、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。面對一連串的未知,摸索過程原本就像在黑暗中走路、而又不知道方向,所以必須拿著拐杖到處點。

問題是,在黑暗中找路原本就已經困難重重,新創團隊為了填飽肚子,又不得不尋覓樹上的小小果實充飢;於是一下子被左邊的果實吸引、一下子又看到右邊有食物而轉向。

如果一路上無法專注目標,只是忙於摘取小小果實填飽肚子,又如何能順利走到終點?

這是台灣新創團隊典型的問題:為了生存不斷發散,只賺簡單的錢,但這些錢又不是為了未來發展,而僅是充飢,根本不夠專注;如此發散,只會離目標愈來愈遠。

創業競賽只是最初階段

創業競賽沒有不好,但要理解它只是一個最「初步」的階段。對創投而言,競賽只是最初的挑選,距離真正投資還有更多要做的功課;至於創業團隊,參賽得獎可以增加曝光率、也有助未來募資,當然有其好處。

但問題在於技術只是第一步,而釐清市場痛點、找到解決方案、進而發展商業模式,才是最重要的。

技術是台灣的強項,而要在創業競賽中取勝,其實是相對簡單的,這也是台灣團隊屢屢在國際舞台獲獎的原因。然而,從發展技術到發展商業模式,背後是不同思維的轉換,而這正是新創團隊必須學習的地方。

因此,好的新創團隊當然可以參加競賽,但不應該到處參加。創業團隊要理解一件事:「技術只是創業的一小部分」,但名次並不代表市場肯定;得獎固然是加分,但專注經營自己的新創才是更重要的。

創業競賽只是「選美」,重要的是選美之後的培訓機制

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競賽只是一時的;評審標準可能只是當下的感受,而不是有系統的檢驗。

創業競賽就像選美,不管怎樣總會有優勝者;它並不是品質的檢驗,而是和同時參賽者的比較;打個比方:「在一堆爛蘋果中挑出一個比較好的,還是爛蘋果」。這個制度本身不是大問題,卻造成臺灣創新創業看似熱鬧、但難以進步的窘境。

相較於臺灣創業競賽的眾聲喧嘩,矽谷對創業團隊的評選,與其說是「選美」,不如說更像是「相親」;如果沒有達到一定標準,就根本不會錄取,而不會是「爛蘋果選美」。

以 Y Combinator 為例,雖然也有看似選美的選秀會,但更重要的是後面的培訓過程。在選秀會之後,Y Combinator 會提供 12 萬美金給入選並進駐的新創團隊,以交換 7% 股權,並讓公司在創立初期得以維持營運。

在為期三個月的孵化過程中,Y Combinator 也會輔導創業團隊,做出能夠連結市場痛點的產品;提供的一系列培訓內容,更包含如何與投資人協商、以及產品的行銷設計等經營概念。

臺灣應有的新方式:「開放式創新系統」

相較於矽谷健全的創業生態體系,臺灣受限於環境因素,用「選美」方式來挑選團隊是不得不然的共業;但筆者推動的 TAcc+ 國家級加速器,正在努力思考如何解決這樣的困境。

除了提供科學化、系統化的評審標準(scoring system)之外,加速器也同時連結創投資源,建立包括以下五個環節的「開放式創新系統」:教育、趨勢偵蒐、加速器、創投、收購。

這五個環節緊密相扣,而且不同於一次決勝負、更不必為結果負責的「選美」,而且要以長久共榮的「相親」精神,建立創業團隊、加速器、以及創投之間的長期承諾。

創業不是一條好走的路,而選美更只是這條路的起點而已。對於創業團隊而言,參加競賽還是要回到初衷,問自己「究竟為何參賽?得了獎又怎樣?我是在經營生意、還是專門參加比賽?」。

此外,更要理解自己在商業上的不足:「know what you don’t know」,明瞭自己的問題所在,才不會在創業競賽的喧鬧中迷失了方向、也迷失了自己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