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023.10.25
- 文:TAcc+ 分析團隊
App 趨勢與臺灣 App 新創的發展方向
全球 App 市場趨勢
Sensor Tower 估算 2026 年,全球包括 Apple Store 和 Google Play 二大 App 市場的下載量達到 1,810 億次,複合年平均增長率達 4.7%,其中 Google Play 佔多數達 1,430 億次,同時間 Apple Store 則是成長至 380 億次。
分析 Google Play 和 Apple Store 的下載量變化和趨勢,可以發現雖然 Google Play 的下載量比 Apple Store 大很多,理所當然會想 Google Play 的使用者支出也會比較高,但其實相反。Apple Store 的收入一直是比 Google Play 高,2021 年第三季兩者差距($21.7B vs $11.5B)有 1.89 倍,至 2022 年第三季,Apple Store($21.2B)比 Google Play($10.4B)大 2.04 倍,整體而言,Apple Store 保持著穩定、高消費力、高消費意願的使用者支付金額,顯示其商業模式相較 Google 為佳,更有效地將下載量轉換為營收。
若以地區下載量區分,可發現其中以中國大陸的 980 億次最高,遙遙領先印度的 260 億次和美國的 120 億次,新興國家巴西和印尼也在分據四、五名,分別達到 115 億次和 73 億次。大陸是下載量最高的市場,可看出爲什麼很多的美國高科技公司會與中國合作,因為未來兩國在數位革命和 App 市場的總量是非常大的,成長率也很高。
2021 年全球 App 使用者總支出來到了 1,700 億美元,年增 19%,與下載量一樣,來自大陸的使用者支出最多,達到 557 億美元,其次是美國的 430 億美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亞洲區的日本和韓國的下載量沒有印度、巴西高,但在使用者支出方面卻來到了全球前三、四名,分別是日本 210 億美元和韓國的 66 億美元,英國 42 億排第五名,而臺灣的使用者支出也有 31 億美元排第七名,可看出在亞洲先進國家市場的 App 盈利不錯,人們很願意在 App 上花錢。
App 開發商的營收與市占率分布:大者恆大
在持續快速成長的 App 市場中,究竟誰能賺大錢?
從 Sensor Tower 的統計可發現,營收排名前 1% 的遊戲商吃下了整體遊戲市場總營收的 93%,達 270 億美元,相反的,其餘 99% 的遊戲商合計只吃到 7%(20 億美元)。非遊戲類 App 的廠商與營收分布基本上也雷同,只是沒有像遊戲類那麼極端,若以不分類角度來看,營收排名前 1% 的 App 商吃下了整體 App 市場總營收的 91%,達 410 億美元,相反的,其餘 99% App 商只吃到 9%(40 億美元)。此市況凸顯了 App 市場大者恆大、強者恆強的產業特性。
上述反映出自第二波的數位革命以來,App 已是一個成熟市場的狀態,很多發跡於第二波數位革命時的大公司,既是 App 產業的規格制定者,也是 App 應用市場的創造者,如今都已站穩腳跟,成為實力堅強的既得利益群體,實力不足者能搶到的市場其實很少,加上網路效應(network effect)會促進使用該商品或服務的效益,隨著總使用人數的增加而同步上升,此也說明了為什麼實力強的 App 廠商可以賺這麼多。實力不足或新創 App 商若選擇與大廠硬拚,基本上很難生存,只能尋找大廠還未發覺的新應用或切入能與大廠互補的利基市場。
App 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
App 產業整體發展快速,從疫情帶動會議類 App 的爆發性成長,以及 Podcast 類 App 的興盛,凸顯新應用市場仍不斷出現,同時,App 產業的商業模式也進化快速,諸如訂閱制、OMO、D2C、Martech 應用等,正不斷地擴大 App 產業的範疇與帶來多元商機。以下針對 App 產業的未來趨勢進行整理和介紹,以期協助讀者更進一步掌握 App 產業的發展脈動。
- Machine Learning & AI: Chatbots and Voice Assistants:Machine Learning 跟 AI 是目前重要的 App 發展趨勢,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會刺激 Chatbots 跟語音輔助的用途,現在很多人想切入這塊市場,因為此領域的進步速度很驚人。
- Augmented Reality(AR):AR 也受到很多人關注,但殺手級應用目前還不明確。
- Internet of Things(IoT):所有人在用的手機本來就是最大的 IoT 市場,例如 UberEats,結合人的手機和位置,快遞人員就可以直接送達,這就是 IoT 的應用。
- Development of Wearable Device:可穿戴式設備的發展也越來越大,以前 Apple Watch 的一些功能看起來比較像是玩具程度,但現在已逐漸發展出許多實用的功能,像是血壓心跳測量、防止老人摔倒等功能,又如當老人很久沒有回應時,裝置就會自動打給設定好的人,提升照護能量。由此可看出,穿戴式設備正慢慢變成真正實用的物品,不像以前只有一些基本功能,例如 Apple watch 於 Covid-19 疫情期間提供的血氧濃度測量,就很適切的滿足自我檢查之需求。
- Instant Apps:不管是用Accelerated Mobile Pages (AMP) 或 Progressive Web Applications (PWA),使用者可以在不下載該應用程式之情境,透過一個 URL 來使用該 App 的某部分功能,或是體驗其相關資源,藉此節省下載整個應用程式的時間與儲存空間,提升 App 的應用範圍以及使用便利性。
- Mobile Wallets, mCommerce:隨著 Online Merge Offline(OMO、線上線下融合、虛實融合)場景的滲透度提升,手機錢包和行動商務(Mobile Commerce)也越來越發達,相關應用所涵蓋的潛在商機廣泛且多元。
-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in Mobile Devices:目前已常見於手機等裝置的生物識別認證,例如用指紋或 Face ID 來做一個認證。
- Cloud-Based Mobile Apps:未來手機的 Apps 基本上都能連結雲端。
- 5G Technology:5G 的資訊即時性,將對手機等行動裝置帶來很大影響。
- Foldable Displays:雖然可折疊顯示器的初期應用不是很成功,但隨著技術的進步,尤其是 Micro LED 技術的快速發展,無論在畫面顯示、降低功耗與耐用性上,都被業界認為能夠突破目前既有技術上的瓶頸,使得未來的可折式手機之螢幕可變得很大,且兼顧耐折性與節省電力耗損,被認為是下一波顯示產業的革命性技術,與 App 之間的軟硬整合商機,也是可預期的發展機會。
- Beacons & Nearby Networking:信標跟鄰近網路,目前技術應用都很成熟,比如說你走到一個商圈,那裡有什麼,不用你去查,設備自動就會將商圈資訊推播給使用者。
- Blockchain:目前區塊鏈最大的應用就是在數位貨幣,並逐漸在資安等領域展現應用潛力。
- Metaverse:元宇宙匯集了 App 產業中的眾多發展趨勢,目前談最多的是:加密貨幣、VR / AR、5G、NFT、GameFi(遊戲化金融)、DeFi(去中心化金融)還有 Web 3.0;核心概念為「區塊鏈」的「去中心化」。目前大家對元宇宙的定義、詮釋皆為主觀認定,不單指特定技術或產業,如同「網路」剛開始的時候一樣,並無明確的定義,王崇智教授認為,元宇宙是「進階版的數位世界」,而不只是進階版的網路世界。
- Superior App security:應用程式的資安可說是最大的趨勢之一,據統計,95% App 有資安上的小弱點,35% App 則有嚴重的資安弱點,這些問題抓也抓不完,因為 App store 裡面有太多的 App。常見到看起來是免費的應用程式,但是下載後卻發現不是這樣,使用者被扣錢,或是被盜取個資。為了保護使用者,2022 年有大約 40 萬的 App 因為一些問題被拒絕上架,但即便如此,仍無法防止所有的攻防招式,還是有許多 App 的帳號和交易因為有盜刷疑慮被停止或停用。手機應用程式的資安水準普遍比電腦還差,以 IT 部門角度來看,手機應用程式的資安根本守不住,因為有些人一天到晚都在下載 App,與之相較,公司電腦則不能這樣亂弄,所以手機應用程式的資安一直是管理上的問題。
臺灣 App 新創發展方向
臺灣在硬體製造領域的優秀表現吸引大量本地人才投入,投入軟體業的人力相對較少,且人口總量不大,市場發展潛力受限。不過在每人平均使用 App 的時間與花費金額則名列世界前茅,仍有足夠市場規模供新創團隊測試、驗證產品概念與需求,以及推動產品迭代和升級,此也成為臺灣新創選擇發展方向時的考量因素之一。2021 年臺灣 Appier 沛星互動科技公司於日本東京證交所上市,臺灣第一家軟體新創獨角獸出現,產品服務主攻行銷科技(Martech),以企業用戶為主要顧客群。
此外,根據經濟部發布之 2022 年臺灣新創投資趨勢年報,該報告彙整國外創投機構(Venture capital, VC)2015 至 2022 年第一季的在台投資案,其中對於數位軟體新創的投資,以企業 AI 解決方案、雲端應用、行銷科技、電子產品、媒體和娛樂,以及區塊鏈技術等領域為主,凸顯臺灣軟體新創於上述領域的發展狀況較好。
從國際創投資金在台投資案方向,以及臺灣政府選出最有希望成為新一波 NEXT BIG 的本土新創公司,可觀察出創業題目非常多樣化,但都必須在思考發展方向時,跳脫僅倚賴本土市場的思維,於創業之初即面向國際,同步規劃海外市場的發展策略。選擇結合臺灣本地資源豐沛的項目創業也是方向之一,例如結合臺灣在硬體設備的優勢,推出軟硬整合的產品服務;或是切入在臺灣有相當規模,且國際上也需要的通用需求,也是適合臺灣 App 新創發展的方向。